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一樣拉 想看問我吧
  • 請輸入密碼:

看著正在吸吮自己乳房的小人兒,還是覺得這一切很不真實,過去十個月像是一場夢一樣,居然就多了一個寶寶…有時看著寶寶,還是有種不可置信的感覺...

先講陪產員

之前聽慧瑜珈某位學姊分享,得知她在禾馨生產且對經驗頗滿意,她找了張錦姝護理長當她的陪產員,我才知道原來禾馨對於生產似乎蠻有彈性的,包括很支持生完馬上Skin to skin做到兩小時等等,於是我們特地跟張護理長約了時間碰面,張護理長有著台大產房多年的護理經驗,還有助產師資格,言談中非常有邏輯性和專業度,且非常無私地跟我們分享很多生產的知識,包括怎麼使用LDR病床、生產時寶寶得下降過程、會陰保護、生產姿勢、呼吸方法等等,雖然很多生產知識我們在慧瑜珈上課時都已經知道了,但是聽護理人員及助產師身分的專業人士講解,覺得收穫還是很豐富! 第一次談完我們就對張護理長超放心的,後來還又約了兩次的時間跟我們討論,讓我們非常感激她的熱心,張護理長也幫我們把生產計畫書拿給醫生看,就等我們再去跟醫生討論,就可以確定在禾馨生了。但很可惜,剛好我預產期那段期間張護理長要出國,便請了她的學妹也是未來禾馨民權館的純慧護理長來支援,但是因為純慧事先告知周一周二她已有事情沒辦法來,還有平常晚間十點以後因為家庭因素就不接手機,我跟先生M就也找了同學介紹的嘉黛當備案陪產員,但跟嘉黛見面後一談覺得感覺也很契合,後來就決定直接找兩位陪產員吧,希望兩位不同身分的陪產員能夠發揮不同的用處,後來事後覺得幸好我有找「兩位」陪產員阿,因為要是一位臨時出狀況不能來,至少我還有另一位。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新家的一角,搞了這麼久終於像點樣了)

最近都在忙甚麼呢? 除了新房子的驗收和收尾外,我都在忙準備生產。以前的我聽到了一定也會覺得生產不就是選自然產或剖腹,有甚麼好準備?

建立正確的觀念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周末說好了跟M 討論我的未來,想要偷偷佔這個HBS高材生的便宜,我說有沒有比SWOT 更好的分析架構阿,還說要像AIESEC一樣周末來開會,要Morning plenary開始還要run session…結果嘻鬧了半天還是用傳統"pros & cons"條列出現在不工作的好處和壞處。

基本上現在內心和直覺上已經選擇了辭職,但是還是希望這個決定是理性分析的結果,而非草莓族一下不爽就辭掉了工作。

以前我喜歡這個工作的部分,主要就是錢跟成就感,現在還是很喜歡錢這部分,但是已經沒甚麼成就感,而且健康上大小毛病不斷。

Pros: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進入銀行工作兩年,開始心生厭倦,恨不得趕快領完明年年終快快閃人,跟同期進來的另外兩個女性MBA同學聊到這,她們也都很想換工作,一個在IBD部門被操到每天凌晨三點才回家,另一個是交易台工作時間長且公定假日也得輪流在台上交易,都是累到半死,共識是要做BANKING為工作就要趁年輕耐操時做,但講到如果時間倒回到 20幾歲,還會選擇同樣的路線嗎? V說唉呀想到這麼累,別再讓我回去二十幾歲了…

 

之前看了本令人振奮的書"Lean In", 那時看了這本書覺得好有使命感(握拳頭),我也好想要達到那種可以有能力影響和改變環境的能力。那是我的韓國籍女小老闆跟我推薦的,她去上了一個女性領導課程後回來就被大洗腦,說在銀行界高層的女性極少,因此女性們要互相幫助,才能有更多的女性進入高層,提攜後面的女性並制定更好的女性升遷和工作環境bla bla bla,原本我跟她相依為命,兩人扛起香港所有客戶,業績放在他身上,我乖乖地幫她back up(因為我才進去第一年呀),後來事實證明,講這樣女性互助論的女性一旦碰到其他女性的威脅,也是會阻撓其他女性發展(以下三千字略,基本上就是我今年有業績壓力所以婉轉地爭取更多的客戶群,結果這小老闆之前說的很好聽但是其實不爽給我客戶,就開始不鳥我處處對我阻撓),我就只好安分的繼續 cover那些別人不要的或是不重要的小客戶,不過在這樣競爭的大銀行,要馬就是跟她爭到底,但是這種待了十一年的老鳥,連新來的sales(Director level)都鬥不過,我有甚麼勝算? 工作上的不爽或許是好事,推使我不停地在想下一步怎麼走。

另一個在香港工作的女性朋友L之前就常跟我說,女生其實還是選輕鬆點的工作比較好,她那時結婚了,正想著開始準備生小孩,運氣也蠻好的從銀行換到較穩定的國際信評公司,我那時新工作才剛開始,哪聽得進去,再加上MBA的學費還要還,只有banking這種收入才能快速break even. 說實在的,我以前內心中一直很瞧不起那種貌似選擇"Easy life"的女性,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把尺,我的尺多半是以成就來評量自己和他人,現在慢慢改變了,發現我剛講到的那兩位MBA女同學也是一樣的想法,現在的心態多半是渴望不那麼累的工作內容、和更穩定有安全感的工作環境。我覺得造成這樣的結果有幾個原因,1) 銀行業整體變差,雖然賺一年還是比以前在台灣賺一年多很多倍,但是以前每一階段升遷大約兩年,現在都要耗到三年,我的小老闆六年內從Analyst升到director,現在這種事根本不可能發生。且因為整體環境更艱困,管理層也不停變化,這樣對我們叫資淺的人超不利,像我大老闆一換,過去一年的打拼全都從零開始,因為新老闆不會知道你做了多少事。2) 銀行業的壓力和工時讓女性快速老化,我才兩年多體重多了快十公斤,得了甲亢,視力跟皮膚都變差,生理期來的時候愈來愈虛弱,我的工時算是普通,但是非常不自由,因為是做所謂的"Flow product",任何時間有客戶想交易,都要有人在檯子上,去上廁所都要確定有人在檯上才能速速去回,中午也是,難得可以下樓吃中飯,也要登入彭博一直看有沒有人找我。碰到那種紐約間才定價的新債券發行更是頭痛,晚上不知道要等到幾點,重點是客戶也都在等,要你第一時間把消息發給他好改 order。雖然 Tier 1銀行業待遇比其他可選擇的工作還是好非常多,也希望工作幾年提早退休,但是這"多幾年"可能把健康給賠上,到底合不合算?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問我吧
  • 請輸入密碼:

IMG_1219

 這篇很打混,是想要紀錄一下日本的採購,年紀愈大愈發現有少女心,很喜歡日本的雜貨,發現網路上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愛去日本採買雜貨,最近回台灣買了好多本有關裝潢居家成日雜咖啡的書,翻閱起來心情極好,頗具療愈效果喔!!

第一次去京都是2012年十二月,住在四條河源町附近,步行就可以去Inobun,是間五層樓高的雜貨天堂,還有許多日系精緻小飾品,我前後兩次也採買了很多玫瑰金的飾品,很適合OL! 也有販售一些Studio M的餐具,但是種類不多,而且我第二次20136月在去時發現他餐具的更新速度很慢,幸好第一次在周妹的幫忙下順利網購Studio M,直接寄到下榻旅館,這次我就善用Google translate,自己上網訂購Studio M的多種餐具,直接寄到旅館(火田中),一整箱不拆封直接拖運回台灣! 方便又安全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19800712
  • 請輸入密碼:

P1120523

平常早起慣了,周末也無法多睡,一樣六點起床。

現在生活中一個讓我自己放鬆的方法就是窩在家搞些有的沒的。以前常愛看人家家居的 BLOG,常常覺得怎麼有人可以這麼閒阿,沒事寫些有的沒的,今天早上六點起來後,就想在家閒晃,於是想把平常生活中很重要的茶葉拿來寫一寫。每一包茶都有故事,都是來自親友的溫暖。

 P1120524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要看的話找我吧
  • 請輸入密碼:

IMG_8147

在紐約的兩個月,當不上盡責的觀光客,除了太忙以外,主要是對這個地方沒甚麼感覺。這不是個讓我有很多感受的地方,一點也不光鮮亮麗,街道超級髒亂沒特色,在歐洲不論是倫敦還是巴黎,我都覺得呼吸到的是有文化的空氣,眼睛見著的是有深度涵養的美感,反觀紐約,美感跟深度都沒有,我心目中像慾望城市一樣踩著高跟鞋的時尚女子也只存在大螢幕中,路上女生多半是穿著短褲和踩著夾腳涼鞋的胖妹,一整天下來能看到一兩個精心打扮又體態適中的美女還真難,上班途中看到一兩個我都懷疑她門市歐洲人...S "It is amazing that how a place shape a person",我也是再同意不過了,待在香港得我也覺得自己開始斤斤計較腦中想的都是怎麼賺錢省錢,住在紐約那樣的地方,大概也就是變成跟吃飯和穿著一樣隨便的一個人吧。

我認為紐約是被overrated. 對我來說它唯一稱得上厲害的就是外國食物和跳舞課程。

紐約好吃的東西,多半是移民帶過去的,像是我常光顧的韓國街的Kunjip,總是要排隊,最神奇的是一大桌的贈送小菜中,還有一到非常有誠意的蒸蛋耶,很適合一個人吃飯,因為可以享受超多種的食物。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