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正在吸吮自己乳房的小人兒,還是覺得這一切很不真實,過去十個月像是一場夢一樣,居然就多了一個寶寶…有時看著寶寶,還是有種不可置信的感覺...

先講陪產員

之前聽慧瑜珈某位學姊分享,得知她在禾馨生產且對經驗頗滿意,她找了張錦姝護理長當她的陪產員,我才知道原來禾馨對於生產似乎蠻有彈性的,包括很支持生完馬上Skin to skin做到兩小時等等,於是我們特地跟張護理長約了時間碰面,張護理長有著台大產房多年的護理經驗,還有助產師資格,言談中非常有邏輯性和專業度,且非常無私地跟我們分享很多生產的知識,包括怎麼使用LDR病床、生產時寶寶得下降過程、會陰保護、生產姿勢、呼吸方法等等,雖然很多生產知識我們在慧瑜珈上課時都已經知道了,但是聽護理人員及助產師身分的專業人士講解,覺得收穫還是很豐富! 第一次談完我們就對張護理長超放心的,後來還又約了兩次的時間跟我們討論,讓我們非常感激她的熱心,張護理長也幫我們把生產計畫書拿給醫生看,就等我們再去跟醫生討論,就可以確定在禾馨生了。但很可惜,剛好我預產期那段期間張護理長要出國,便請了她的學妹也是未來禾馨民權館的純慧護理長來支援,但是因為純慧事先告知周一周二她已有事情沒辦法來,還有平常晚間十點以後因為家庭因素就不接手機,我跟先生M就也找了同學介紹的嘉黛當備案陪產員,但跟嘉黛見面後一談覺得感覺也很契合,後來就決定直接找兩位陪產員吧,希望兩位不同身分的陪產員能夠發揮不同的用處,後來事後覺得幸好我有找「兩位」陪產員阿,因為要是一位臨時出狀況不能來,至少我還有另一位。

 

產兆和臨時狀況

從周二開始連著三天,我可以感覺到明顯的練習性宮縮,伴隨著下腹痠痠的感覺,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產兆,我就正常的過日子,一樣照常去上瑜珈課、這周還多補了一堂課、一樣努力走路運動,並且開始嘗試自然催產的幾種方式,包括週四晚上去吃了麻辣鍋、沒事就蹲著、沒上瑜珈時也在家拉拉筋自己做一些瑜珈動作、當然還有積極行房囉(呵)和刺激乳頭(但我做的不多),終於到了6/26周五中午11:30上廁所時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產兆落紅,是鼻涕狀分泌物伴隨一塊錢硬幣大小暗紅色的血塊,上課時老師都有提醒,通常落紅的顏色深淺跟時間有關,深色的通常偏久,我判斷這樣離進入產程還有一段距離,於是就還是回歸平常心,開心地通知了兩位陪產員。

下午17:10,終於收到我們在淘寶訂的游泳池,要當作待產池帶去禾馨的LDR產房用,收到很開心,也通知兩位陪產員,結果這時收到純慧護理長回覆說,她隔天(6/27)家裡有私事,6/28-7/3要帶孩子去日本旅遊,不能陪我待產,當下我跟M整個傻眼,怎麼會現在才告訴我們呢? 不過因為我還是很感激張護理長多次熱心的幫我們安排替代人選,所以我也就不發表對這件事的評價了,我們後來就請純慧跟嘉黛交接一下,畢竟我們委託禾馨護理長作為陪產員的目的,是希望整個待產到生產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護理人員打擾,但嘉黛畢竟不是他們診所的人,也從未在禾馨陪產過,我們會擔心到時診所的護理人員還是會一直進來內診(聽了很多的待產時護士會常進來要求內診且態度可能未必很客氣之類的,有時還就不小心人工破水了,所以我很不想被不熟悉的人內診),或是因為嘉黛不熟悉這個診所而無法讓陪產員發揮作用且協助執行我的生產計畫書,這些擔憂馬上浮上心頭。除此之外,純慧也有提到當天禾馨整個大爆滿,沒有床,我們這時又更傻眼,一下子出了兩個臨時狀況。但因為不知道自己何時會開始進入積極產程,內心還是安慰自己,或許等我要生時,禾馨會有床位吧。

就盡量保持平常心囉,不要讓這些臨時狀況影響自己的心情,當天下午還去看了牙醫,補了一顆蛀牙,萬事就跟平常一樣,倒是當天感覺特別疲累,通知嘉黛後,她建議我需要休息就休息喔,果真是好的建議,因為當晚就開始進入了積極宮縮。

晚間11點我跟M討論如果禾馨仍然滿房怎麼辦後,在有點擔心中決定寫封信給張護理長,畢竟張護理長讓我們感覺很專業也很敬業,想看看她或許能提供一些建議,由於她在加拿大所以想說用email比較不會吵到她,大致跟她講了一下她的替代人選無法陪產且禾馨爆滿的狀況,也拜託她有機會跟診所聯絡時幫我們交代一下,希望在這樣「不是我們預期的最理想狀況下」,護理人員跟住院醫生(對了我們看診的楊濬光醫生也出國了)仍能夠支持我們的生產計畫和外部陪產員,我們希望還是可以有一個安心且溫柔的生產過程。

第一產程

週五深夜12:00,開始了積極宮縮,內心很是興奮,感覺離寶寶愈來愈近拉! 不知道是不是我一直持續都有運動的原因(還是我自我感覺太良好),宮縮一開始就很密集,好像沒有別人說的那種漸進式的pattern,頻率大約是二到五分鐘一次,每次約一分鐘上下,強度明顯比白天的練習性宮縮強很多,不舒服集中在下腹,比生理期的痠和悶再強一點,以這樣的頻率,基本上已經達到慧老師常說的可去醫院報到的「311」原則 (每三分鐘宮縮一次,一次約一分鐘,這樣持續了一個小時),但因為我持續觀察我的落紅,每次小便都有一些鼻涕狀分泌物和一點點血絲,再加上我自己覺得這種不舒服還算可簡單度過,判斷這才是產程剛開始,不需要這麼早去醫院,我就一直移動和變化自己的姿勢來舒緩自己的不適,也開始運用到「催眠生產」中的呼吸技巧,並且播放慧老師上課提供的催眠CD (順產的肯定、彩虹放鬆和生產模擬及隨書附的Relaxation, Birth Rehersal Imagery等CD),宮縮間隔時,我就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伸展和拉筋來舒緩那種痠感,基本上就是一直動來動去,這時已經沒有辦法躺或坐下來,倒不是有那麼的不舒服,而是坐下來並沒有比較舒服,而且坐著感覺壓力都在骨盆上,有加強不舒服的效果,所以我真不敢想像一般人待產都被要求躺在床上會有多痛苦阿,我也試了幾次坐在生產球但感覺也並沒有比較好,就繼續用我自己的方式做。同時我也注意自己的水分攝取,沒事就喝點水,甚至凌晨一點多的時候我還去冰箱拿了一些水果出來退冰,吃了點西瓜、芒果和麵包,想著要先儲備點能量,因為不知道產程會持續多久。

周六凌晨3:14,決定去泡熱水澡約20分鐘,之前看大家居家生產影片,都說泡熱水澡很舒服,我很愛泡澡的人當然要試試,放了偏熱的水,一進去果然很舒服阿,泡澡前的宮縮仍然很密集,仍是大約2-4分鐘一次,每次一分鐘上下,泡澡時發現宮縮頻率有稍微拉長,嘉黛說泡澡會緩和宮縮,建議不要超過30分鐘,提醒我們要注意有沒有破水、落紅的量、宮縮的時候有沒有便意感,然後提醒一樣記得補充水份和熱量,2~3小時上一次廁所。

凌晨4:30~6:30嘗試躺著休息,也叫M去睡個覺補眠,趁強度稍減弱時稍微有閉眼間斷睡一下,起來上廁所時感覺強度又回復了,可能是床上半醒半睡間感覺比較舒緩,但宮縮的強度其實在泡澡後有持續增加中。這期間每次上廁所都持續有落紅,仍是鼻涕狀為主。

05:45,宮縮變強烈,跟初期只有下腹痠緊不太一樣,現在感覺比較是宮底發動,除了下腹,整個下背也會很痠,範圍再擴大了一點。

此時也收到了張護理長的回信,她說已經跟楊醫生及長官連絡過,希望能提供我們必要的協助,且建議雖然無法使用LDR產房,建議我們到時直接去產房。還是很感激張護理長在休假中仍撥冗回覆,但沒待產房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這期間我們多次打去禾馨問房況,想說雖然不想這麼早去醫院,但如果聽到有床位那就打算趕快去佔位子,可是禾馨仍然滿床,說要等早上九~十點有人退房了,才知道是否有房間。

07:00感覺反胃吐了一些水跟胃酸,邊宮縮邊吐實在不太舒服阿,後來還躺在床上時大吐,這時只好叫醒M來幫我善後了,後來又吐了幾次,把凌晨吃的水果全都吐出來了。

07:30,感覺產程一直都有進展,決定去好好洗頭洗澡,並且用熱水沖下背,果真感覺蠻舒服的。

08:47,再次泡熱水澡,很舒服,好像又有舒緩了產程的不適和緩和宮縮

09:00,不死心又打去禾馨問房況,想找負責分配房間的護理師,結果他們說所有護理師都在產房沒法接聽我的電話,而且說昨天生產完的還在走道上等病房呢,並且要我們"先去門診等",我覺得這是很爛的回答,我們聽到都快抓狂了,我都已經進入積極產程了,要我們去門診等是甚麼建議? 我真的無法想像沒有單人待產房要怎麼待產,跟其他的產婦一起同一間或是在門診等也真是太可怕了,我們當下就決定不能再等禾馨了,要另謀打算阿! 我們跟嘉黛通了電話,討論還有甚麼備案,這當中我甚至覺得乾脆在家生算了。討論後決定,去新莊樂寶兒吧,之前我跟M有去跟院長黃光大醫生談過一次,也去參觀過LDR病房,也跟他們的陪產員燕芳通過一次電話,但因為對他們的硬體和整體感覺不是很放心所以不考慮,現下變成了最佳選項,因為我可以水中待產和生產,但是他們是否有病房且是否能在這麼臨時的狀況下接受並配合我們的生產計畫書? 這些都是內心的隱憂。如果可以,真希望不用經歷這些臨時的變動阿,不過幸好我們對生產做了準備充分,對自己很有信心也對生產程中會碰到的事情很有了解,所以即使情緒仍有點受到波動,但因為快速的找到了解決方案,就也盡量讓自己放鬆心情,專注在自己的宮縮和呼吸上。

臨時決定改去樂寶兒後,我們也打算找燕芳當我們的第二位陪產員,雖然只通過一次電話,且沒有見過面實在無法真實的了解這位陪產員是否適合我們,但因為我對於生產過程中「可能會被不同的護理人員打擾」非常的介意,而且可能還需要一直跟不同的人解釋我的生產計畫書,想想我已經要專心的面對宮縮帶來的不舒服,還要處理這些問題,以我的耐性很有可能會很不爽而影響到心情,所以還是想找一位樂寶兒自己搭配的陪產員,如此一來從頭到尾我就只需要面對一位護理人員,對我會輕鬆很多吧。但是我們打電話一直都找不到燕芳,幸好嘉黛跟燕芳都是北護大助產師研究所的同學,我們就也拜託嘉黛去聯絡,但是嘉黛找不到人,真有點焦急阿。

10:17,宮縮愈來愈頻繁跟變強,不舒服的感覺加深,我仍然是一直都站著不停搖骨盆或變換姿勢,宮縮來時就專注呼吸,儘量使用催眠生產的各種技巧,包括觀想花朵綻放、觀想子宮下方環狀肌肉如絲帶鬆開般的放鬆並且聆聽催眠生產的cd等等,同時隨著宮縮變強,我們也決定請嘉黛出發來家裡了

10:57,終於找到燕芳了,燕芳已幫忙確認LDR病床在一點後就可以用,我們總算可以安心了。同時也協助聯絡了樂寶兒的接生醫師為許逸欣醫師;話說在此時此刻,我是根本沒見過將要幫我接生的許逸欣醫生阿,我之前來參觀時是看過一次院長黃光大醫生的門診,也初步討論過生產計畫書,但這次臨時黃醫生當天有事,就改成副院長許醫生來。

11:39,終於出現關鍵性鮮紅色落紅,量也很多,很開心,表示產程又往前推進拉,這段期間中我還吐了好幾次。嘉黛幫我內診,開五公分囉,嘉黛內診很舒服,輕輕柔柔的沒甚麼感覺。

12:16,禾馨的張護理長告訴我們恢復室還有兩床推車床可以用,雖然很感激張護理長人在外國仍持續幫忙,但是我們此時已經決定轉去樂寶兒生產了。

13:08,抵達樂寶兒,一路上我根本沒法坐著,出發前的宮縮強度很強,頻率也很高,我就跪在後座上,用高的跪姿面對後車箱的方向,宮縮來時嘉黛持續幫我按摩紓緩,到了門口因為我們帶了大包小包的東西,我也手拿一大袋東西,嘉黛看到還說我真的很不像開了五公分的產婦呢,不過其實我覺得在宮縮的間隔時就像正常人一樣,宮縮來的時後我就停下來在原地深呼吸搖骨盆休息,所以走路提東西都還是可以的。一到就直奔LDR病房,燕芳還沒到,這時一位護士進來要裝胎音監測器和測宮縮強度30分鐘,要我躺在病床上,我就堅定地跟她說我很不舒服沒有辦法躺耶,我站著也可以裝阿,護士就說那樣會不準,我回說不準有甚麼關係? 我內心是打定了絕對不接受躺下來啊;嘉黛幫忙溝通說我站著時她會幫忙按著,這護士才說OK,另外護士也提醒嘉黛她在這裡不能進行醫療行為。護士也告知許醫生說我們生產計畫書中「寶寶由爸爸接生」這點,醫生無法接受,我很直接的回答說「接生基本上是手部功能正常都可以把寶寶捧出來吧?」並且要求直接跟醫生溝通,我希望即使都已經宮縮很強烈了仍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彈性阿;這時也請嘉黛跟燕芳聯絡,燕芳也接受了臨危受命作為我的陪產員並說會在30分鐘內到院,樂寶兒稱之為 Special Nurse。

13:59,M完成入院程序(真的搞很久阿),護士進來要求內診,我說好但是我也清楚的告訴她內診時請特別小心,因為我非常不想被人工破水,如果被人工破水我會很不爽;這位護士的內診其實也還好,並沒有像大家說的那麼痛苦,可能是我已經開了六公分算蠻鬆的所以不會很不舒服,也可能是過去一段時間的凱格爾運動和Epi-No骨盆底肌群訓練器有用且我很放鬆,不過相較於嘉黛的內診,嘉黛的內診還是溫柔多了阿。這時宮縮的強度很強了,我有時會在吐氣時發出低沉的聲音舒緩壓力,嘉黛主動的拿出精油在手上抹熱後幫我按摩,我也把瑜珈球拿到病床上,上半身靠在瑜珈球上有支撐稍微休息一下,下半身繼續八字搖動。

14:23,燕芳到院了! 她一進來產房就告訴我她已經幫我跟許醫生溝通過我的生產計畫書了我當下沒有意會到,但後來想到這邊我就特別的感激和肯定燕芳,她非常自發性也很有效率的在她到院之前就主動的幫我跟醫生溝通了我的生產計畫書,她提到有關爸爸接生這件事情,由於醫生是覺得寶寶出來時頭部跟肩膀有翻轉的動作還是要很小心接生,醫生還是希望親自來接,但是會馬上把寶寶抱給爸爸,讓爸爸間接接生,我們也同意了。至於其他項生產計畫書的內容,醫生都同意了呢,在這邊我真的是很感謝樂寶兒和許醫生阿,願意在這種臨時的狀況下接受我們且給予了很大的彈性,對於醫生原本堅持的事情也願意提供些許彈性達到雙贏,其實想一想當下如果醫生甚麼都不願意接受,我們大概也沒辦法,畢竟在當下也沒甚麼談判籌碼了吧,所以是真的衷心感謝阿 (當然我們有帶一份完整的北醫的病例包括每次產檢紀錄和超音波圖,醫生也是經過評估才會接受我們吧,大家最好都要做病例備份以備不時需阿)。

燕芳來了後就關上了門,之後就沒什麼護士來打擾我了(歐耶! 真是令人開心啊!),燕芳也很自動的幫我把燈光調暗(我當下已經很忙著專注呼吸,這些我自己生產計畫書上寫的東西像是微暗燈光、芳香精油燈等其實我都沒時間和心思去架設或檢驗,幸好我有陪產員和先生幫我執行啊!!),她倆和我跟我先生四個人在微暗的燈光下在關上門的房間裡站著討論一些細節,我當下頓時覺得好安心啊,從得知純惠護理長不能來、到禾馨沒待產房以來的擔心,算是終於放了心了,而且這種很親暱又安心的氛圍居然讓我有種開party前的興奮,因為知道不用再被未知的護理人員打擾且大部份事情都可以依照我們預期的進行,開心的不得了。其實這時宮縮已經很強烈了呢。

(兩位陪產原認真的支持我,燕芳正觀察宮縮紀錄,嘉黛在幫我按摩)

14:40,我要求想要下產池,燕芳要我測一下宮縮頻率再決定,就記錄了幾次宮縮,間隔大約一到三分鐘一次,她就開始準備產池、放水和顧水溫,我要求水要熱一點,燕芳說太熱不好,38度就好。等產池的同時,嘉黛繼續幫我按摩,我也繼續吐了,邊宮縮邊吐實在不太舒服,幸好有嘉黛準備的精油讓我稍微止吐。

14:52,進入了產池,Michael五分鐘後也加入,一進去後就覺得蠻舒服的,果真有舒緩的效果阿,燕芳不時用水中胎音器檢查胎音,嘉黛幫忙錄影,一開始覺得很冷,拜託燕芳加熱水,後來還拿加熱燈來照,在很暗的房間加了燈很有氣氛呢,兩位陪產員都會視我的需求馬上幫我調整且自然的分工,像嘉黛持續幫我放催眠生產cd和加精油燈等等,燕芳持續測胎心音和測水溫,我感覺很被支持,可以專心的做我該做的事情-專注呼吸和觀想。

這過程中宮縮強度應該是沒有減緩但感覺有稍微舒緩,應該是水中的效果,強度仍很強,我不停地撥放慧老師的CD,耳邊不停傳來「現在是放鬆的時刻了…」,「我是如此的放鬆與快樂,我的小寶寶終於就要到來,我專注於一個平靜容易的生產…」等字眼不停地重複,之前因為不容易被催眠所以不認為這些cd對能產生效果的,但是在再宮縮時和間宮縮隔中聆聽這些文字,真正有一種導引思緒和轉移注意力的效果,我幾乎都是闔眼專注於我的呼吸和觀想上,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M在我身後不停地提醒我吸十吐十或是吸四吐四、觀想子宮環狀肌肉如緞帶鬆開般地放鬆、觀想花朵綻放等等,這些字眼也都非常的有幫助

14:32,中間醫生來巡過幾次,醫生一開始是著便服,我還在宮縮的間隔中微笑讚美醫生當天的洋裝好美阿,我內心覺得以後應該要求所有陪產員和醫生護士都穿著漂亮的衣服阿,看到美麗的事物真的對心情很有幫助呢。

15:32,燕芳評估產程進展很好,問想要親自接生的爸爸要不要換坐到我的對面,我說好,M就從我的身後換到對面。

15:40,燕芳說看到一點寶寶黑黑的頭了,我問說有沒有鏡子,燕芳拿來了水中專用的鏡子,其實是一個有折角的不銹鋼鐵片,在水中可以找角度用折射的效果看見會陰口,但我自己好像沒有看到,這時宮縮的壓力已經感覺很大,我在呼氣時自然的用低沉的聲音釋放壓力,宮縮時則水中浮起身體輕輕的搖晃骨盆,間隔時就坐下閉目休息,這時有感覺到寶寶的位置更加往下降了。

16:55,燕芳在宮縮結束時都次聽胎心音確認都ok,這時發現之前以為黑黑的胎頭,其實是羊膜耶,在宮縮時我推擠出來的羊膜會擠成一個小小的氣球,這時下水已經兩個半小時了,我開始覺得手很麻有點失去感覺,M持續的幫我按摩手部。

17:12,壓力和不舒服的感覺增強,我被告知每次宮縮的推擠看到更多的羊膜了。

17:16,許醫生換好衣服來產房,這時我開始感覺很熱,留了滿頭的大汗,燕芳拿毛巾在我休息時幫我擦汗。

17:18,許醫生建議我多出一點點力沒關係,Baby不會受影響的。

17:58,這時我突然聞到一股惡臭味,我說怎麼那麼臭,大家才開始找臭味哪裡來的,原來是從廁所的抽風機傳出來(昏倒啊! 生產地點的硬體設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阿,真沒想到會出這種狀況lol),M趕快請嘉黛幫我用精油按摩,嘉黛很快的拿精油到我身後按摩我的肩頸,同時把手放在我臉前讓我聞香,同時再把精油燈加滿,我像是快窒息的人馬上呼吸到空氣般的大口吸進精油香味,阿這真的是解救了我啊! 我很同意慧老師說的,生產真的是很情緒化的一件事,像這種臭味真的會馬上讓我營造出來的深層放鬆和催眠瞬間破壞掉,而且讓我無法專注,幸好有M和嘉黛及時幫我解圍! 這時我一直說好熱好熱,臉上擦了汗又流滿了汗,燕芳不停的幫我擦汗,看我真的很熱就幫我加點冷水,同時建議我要不要換衣服,我就在大家的幫忙下換了一個運動背心,感覺舒服點。這時我也開始每次宮縮來時順著用力,不過說實在的,我這時並不知道怎麼從極度放鬆轉變到用力,應該說我沒有必須要用力的感覺,必須要自發性地用力;我試著用力幾次,似乎有點用對力了,因為羊膜被我推擠出來的氣球狀部分愈來愈多,但是用力完就縮回去,醫生還要我自己摸摸看,果真摸到一個小氣球,我內心還幻想我會不會把寶寶在羊膜中生出,這樣一定很神奇阿。醫生這時建議我可以人工破水來促進產程,這樣比較能看到胎頭狀況,因為現在羊水還沒破,羊膜水泡就擋在前面,我必須要用更多的力量才能先把羊膜擠出來或擠破;醫生同時也建議我每次宮縮時多用幾次力氣。

18:02,我跟醫生討論了一下人工破水的好處,醫生又說這樣可以更清楚胎頭出來的面積,會加快產程,我跟M對看一下,我想既然都已經在門口了,這時人工破水應該沒有甚麼壞處,而且我內心其實也蠻希望趕緊見到寶寶啊! 畢竟這時候宮縮帶來的不舒服也是推進到最強的部份,我內心也是有小小擔心拖久了會不會沒力氣? 於是我接受了人工破水的建議,此時也真的覺得壓力在很下面的骨盆腔內,很不舒服,這段時間內我不停的有嘔吐的感覺,但後來也吐不出東西來,每次反胃時就只是吐出空氣,蠻希望能夠盡快把寶寶推出來啊

18:03,在下一次宮縮推擠羊膜時,醫生很快狠準的拿一個金屬的東西「啵」一聲把羊水戳破, 根據M描述有一陣白色異體跑出來,醫師內診,說寶寶的頭直接擋住會陰了,已經看得到了!

18:04,嘉黛告訴我,隨著寶寶的頭愈來愈出來,會陰越來越撐,當它撐到最撐的時候就哈氣,但醫生提醒我,這時候用力沒關係,需要哈氣時會告訴我,嘉黛也再次強調現在用力沒關係

18:06,我隨著宮縮用力,這次的宮縮寶寶的頭已經出來一些了,燕芳繼續幫我聽胎心音,醫生叫我自己摸摸看,我也真的摸到了寶寶的頭和頭髮耶,那種感覺很神奇,但是宮縮結束後寶寶的頭又縮了回去,縮回去時有點小失望,感覺這次用力好像浪費了。

18:09,這次的宮縮能量很小,忘記是誰講說,這是寶寶給我休息的時間,我趁著宮縮間隔閉目休息。

18:11,接下來就是大約四次的宮縮加用力,但是寶寶的頭都是用力時出來一部分、但宮縮結束後就整個縮回去,第一次寶寶的頭出來1/3,測胎心後頭回去,後來看影片才知道這時就有一點血滲出來,醫生說有點破皮,到這時的我依舊是滿頭大汗,燕芳不停地幫我擦汗

18:15,這次頭推出來了一半! 宮縮完又縮回去,這時感覺骨盆腔的壓力和痠脹感真的很不舒服,醫生說現在的感覺是不是很像解大便不乾淨,因為頭卡在陰道口。下次的宮縮也是一樣的狀況。

18:18,再次隨著宮縮用力,頭出來又縮了回去,間隔時覺得很想吐,有人幫我拿塑膠袋過來,但又吐不出來,下次的宮縮我再次用力,終於把寶寶的頭推了出來,就在陰道口外面,醫生大聲說繼續用力,原本Michael以為這次宮縮我已經用力三次了,大概沒有宮縮的能量了,沒想到這次宮縮還有最後一次,雖然不是很強但我跟著自主性的用力,終於把肩膀和身體擠出來了,我的寶寶誕生了!

在這最後比較煎熬的過程中,有一點很好玩的是我有感覺到每次宮縮發動前,我會感受到寶寶在肚子裡踢一下或是兩下,接著宮縮就來了,我猜可能是寶寶比較早感受到宮底發動的宮縮,所以先有反應,也有可能是寶寶在提醒我宮縮又要來囉,媽媽請準備好!

我後來跟先生再看了一次影片,我也很驚訝我自己一直到最後都是如此冷靜平靜,宮縮間隔時還可以笑得出來,看著影片真的感動到哭了,我真的有一個很平靜溫柔的生產過程。我先生說寶寶出來的那一瞬間他也很想哭,但忍住所以用笑來代替。

(Breast crawl)

臍帶斷了!

在寶寶誕生以前都是非常平和且美麗的過程,我在看影片時還有點自豪自己一直很冷靜、平靜完全沒有失控,沒想到就在醫生接到寶寶馬上抱給我先生時,臍帶居然斷了! 頓時畫面變得有點血腥….

我最後一次大用力時是閉著眼睛,張開眼後迫不及待要擁抱寶寶,卻發現產池裡怎麼都變成紅色的水,內心還在那悶兒我有流這麼多血嗎? 但當下看到這黑溜溜的小生物很感動好想趕快抱入懷中,來不及追究,過了好一陣子我才知道原來臍帶被扯斷啦! 我心目中理想的畫面是 - 寶寶在微暗的燈光中出生,由親人接生後馬上抱到爸爸媽媽的懷中,在這溫柔的氛圍中寶寶緩緩的張開眼睛,在這世上第一個看到的人就是爸爸和媽媽,之前看【溫柔生產】一書時曾看到描述醫師們如何被這神奇的一刻而感動,可惜這想像中的美好畫面無法被實現;另一點很可惜的是我寶貴的臍帶血就這樣浪費了! 原本我們計畫書內容是要延後斷臍,等到沒脈搏後再由爸爸斷臍的…這時醫生馬上解釋說真不應該讓爸爸間接接生的、臍帶可能太脆太短等等等,我其實覺得會發生這種狀況或許是因為醫生為了要實現跟我們的約定急著想要把寶寶抱給爸爸過程中把期待扯斷了,當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可能,但我因為肯定許醫生「願意對於本來不同意的爸爸接生一事提供折衷的解決辦法」,所以我並不想歸責於任何人,雖然不滿意但反正發生的已經發生了,只是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和樂寶兒的醫生們能夠從中獲得些經驗,且希望樂寶兒在此事件後累積經驗並能夠讓爸爸親手接生或是協助爸爸接生,我充分相信爸爸接生就像媽媽生小孩一樣是天生的能力,稍稍協助就可做的很好。

心得

  1. 正向循環: 整個生產過程雖然時間也蠻長的,大約18小時,但是回顧我的生產影片,我一直到最後快生出來前的宮縮間隔都還笑得出來,雖然很不舒服但看起來一派輕鬆,生完之後做長達兩小時的 Skin to Skin和 breast crawl時也都是精神奕奕,當天為了把握黃金哺乳期,讓寶寶一開始就能夠順利含乳,當晚我們奮戰到半夜兩點,隔天哺乳也是完全依照寶寶需求,下午四點半哺乳到12點(因為新生兒很嗜睡,吃一吃就睡,我們就要努力喚醒他起來吃,不然體重會掉太多且怕黃疸會變嚴重),接下來的一周也是睡眠很少,寶寶睡個兩三小時我們就起來親餵,能夠這樣有毅力的堅持親餵,我覺得都是因為我的生產很順利,沒有讓我生產後很疲倦或是有很大的傷口,我生完一整個好興奮阿,帶著「挖終於可以試breast crawl了」的心情在嘗試哺乳,因為元氣沒有大傷且經過準備後的順產而很有成就感,所以即使哺乳期間真的很辛苦且碰到一些寶寶含乳不正確的挑戰,我們還是能努力克服不放棄,終於在第六天讓寶寶成功長時間吸吮兩邊乳房,也因為有這樣的好心情、體力和精神,才能面對接踵而來的照顧新生兒的壓力,例如寶寶出生後雖然黃疸一直往上增加,到了第二天已經11.8,吸進去的母乳不夠也是其中一個問題,每天還要面對寶寶體重增加不夠、和奶量不如預期等問題,但我們持續的堅持每一兩個小時就親餵,這也才讓他脫離黃疸的威脅,不用在出院後還要把寶寶一個人送回醫院照光(通常出生後7-14天是黃疸高峰期,必須要把黃疸過高的寶寶送回醫院住院照光),想想一旦寶寶在這重要的哺乳期間必須跟媽媽脫離而全部喝配方奶,回家後又要經過一個艱難的挑戰才能讓寶寶回歸吃母乳,讓我們真的很慶幸我們是在生產-恢復-哺乳-新生兒照護這環環相扣的一連串事件中,是在正向循環的這邊。
  2. 陪產員分析: 我認為不同專業背景的陪產員可以發揮不同效果,要視你的需求來選擇,例如隸屬於醫院或診所的陪產員可以視為一位Special Nurse的效果,從頭到尾就面對這一位護理人員,就比較不用在不同護士交班後,又要忍受不同護士進來內診,因為每個人的態度和專業程度不同,內診的方式和讓產婦的感受也會很不同,我認為整個產程不用忍受多位不同護士的「照顧」(或騷擾)是很大的幸福啊。另一個好處是生產完後,因為這位陪產員本身就在診所或醫院工作你就還可以持續享受到他的服務,例如這次我們在樂寶兒委託燕芳當陪產員,後來發現她不只在產程中幫助我們很多,在剛生完一片混亂時她已經很快的已經把寶寶抱到我身上並指導我們怎麼進行Breast crawl,同時她很專業的鼓勵我們讓寶寶自己尋乳,不用幫他,才能激發他吸乳的本能,我們都忍不住很想要作弊,但她很有耐性地在旁陪伴,也讓我們很放心的讓寶寶努力了兩小時最後也真的成功找到乳耶(雖然因為尋乳太累,沒力氣吸吮太久,我們已經很滿意了,且燕芳說寶寶的反應就像教學影片一樣的有順序,先是嘴巴有吸吮動作、舔舌頭、接著是很努力的把頭轉過去)也讓我們很欣慰呢。另外生產完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哺乳,哺乳真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啊,燕芳因為是診所員工,當然的會出現在醫院,我們就很幸運的可以繼續借重她的專業,剛好她也是國際泌乳顧問的身分,不論事指導含乳、講解觀念、解決我們不時產生的新的問題、還有持續鼓勵我們親餵等等,都是一等一的專業,我們對他的滿意度是整個破表,尤其現在到了國泰產後護理之家,相比之後才發現泌乳顧問跟月子中心護理人員的專業度真的有差啊! 入住月子中心的這幾天仍持續碰到各種哺乳的問題,燕芳也都透過line關心我們的狀況,我們就很厚臉皮的幾乎每天打電話跟她請教哺乳問題(當然這並沒有包含在她的工作內容內拉,她即使不上班也花時間解答我們的問題,真的是人很好!),讓我們很慶幸最後有找燕芳!


    如果這位陪產員是獨立運作的「個體戶」,好處則是當你在家裡進入第一產程時,覺得需要陪產員的協助時,就可以請她家裡幫忙了,這點就是醫院診所的陪產員無法做到的,如果你的待產過程很長,那有陪產員在家支持應該可以帶來很大的效應。像我從周五深夜12點開始積極宮縮,嘉黛問我需不需要她過來了呢? 我認為我還可以handle這樣程度的不舒服,就回說不用,過程中跟她保持聯絡,自己專心感受身體的變化,一直到隔天早上十點多發現宮縮強度跟頻率都加強時才找她來家裡,到的時候內診已經開五公分了,她很有經驗的不用講甚麼話就默默的伴隨著我自己的方式協助我,當我在站著搖骨盆時她就在身後幫我按摩下背和腰,或是從兩邊往中間擠壓骨盆按摩等等,有個專業的好幫手在家裡是真的很安心,尤其是我們這次的臨時狀況,有她在家跟我們討論出B計畫是去樂寶兒,如果樂寶兒也沒有LDR病床的話,我們就乾脆在家生產了。另外這次也多虧嘉黛在我們討論臨時要去哪生產時,幫我們聯絡跟她同是助產所同學的燕芳,確定樂寶兒得LDR病房可以使用,我們才出發前去,也是靠嘉黛的聯絡,確定找燕芳也來當助產員,這一切都是之前預料不到的呢。

    不同的陪產員也有不同的風格,像嘉黛除了持續幫我按摩外,還拿出特別找芳療師調製使用於不同產程的精油幫我按摩和聞香,後來才知道原來當時嘉黛已經懷孕啦! 怪不得她幫我用精油按摩時戴著口罩後和手套(因為這些都是有促產效果的精油),真是很感激她的敬業! 過程中因為我不停地撥放慧老師的cd,有時播放完了跳到其他的cd,嘉黛也主動去幫我重新撥放,這些事情現在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當你身處產程時,由於專注在放鬆、呼吸和觀想上,我幾乎都不太想講話,所以在當下很appreciate我的陪產員能「主動」的做這些事情,不用我開口就知道怎麼協助我;另外在我忙著跟寶寶肌膚接觸時,嘉黛已經默默地幫我用胎盤作畫,留下了幾幅美麗且附有紀念價值的胎盤拓印,真是很棒啊。

    但是因為陪產員不能介入醫療,我原本其實期待陪產員能夠在「醫生要對我進行常規或非常規的醫療介入」時,能夠協助我跟醫生溝通,但是受限於陪產員不能介入醫療,我感覺陪產員礙於一些考量不太能真正的在醫生面前voice out。例如在我生產後移到病床上檢查傷口時,我感覺到醫生在刮我的子宮,當然她不一定是真的在刮,但我感覺非常不舒服,我正在忙著跟寶寶skin to skin,就趕緊問醫生說你在幹嘛,許醫生說子宮裡可能有血塊要清掉,不然大出血的話就要全身麻醉才能清,我感覺極不舒服,就把手壓在醫生手上想要阻止她,我說等等,但是你應該要給我時間觀察一下再決定,但是醫師不管我的抗議,仍自顧自的繼續手邊的動作「刮我的子宮」,那是真的讓我很痛耶,這是我整個產程最不滿意的三件事之一,我覺得生小孩是不舒服但這種刮子宮是真的痛,尤其是未經我同意擅自對我進行醫療行為讓我非常不爽,當我表達抗議時,現場沒有其他人發出任何聲音來支持我。後來許醫生在隔幾天門診檢查傷口時,主動跟我再解釋這件事,雖然肯定她還算重視產婦的Feedback,但是覺得有點太晚了,醫生應該在當下我抗議時她就要先停止手邊的動作跟我好好溝通,我跟醫生說,像這種事情都應該要先溝通再進行醫療行為,醫生想控制產婦風險我可以理解,但醫生怎麼知道我一定會大出血呢? 即使發生大出血的機率有高到每一個產婦都需要先刮子宮才能清除血塊,那也應該要先跟我溝通阿,醫生怎麼知道我不願意承擔大出血的風險呢? 雖然我也接受了許醫生的解釋,但是現在想到當時的不舒服還是很不爽,感到整個蠻溫柔的生產過程有一種在此時被破壞的感覺,很可惜。

    (胎盤拓印)
    IMG_5111  

  3. 先生可以是最好的陪產員: 我覺得要清楚告訴先生他在產程中要做什麼,最好先預想生產過程中會需要甚麼樣的支持,例如我先找了老師催眠文稿中ㄧ些對我有用的句子,和英文書中很激勵的話,像是書中講到觀想藍絲帶放鬆等等,要先生在過程中找機會重複和提醒我,然後在宮縮來時 一直重複例如吸十吐十等等,然後我之前雖然常聽老師的cd,但常覺得很難被催眠,但後來在產程中就一直播放,宮縮來時有這些話語對轉移注意力很有用,然後像嘉黛知道怎麼在宮縮來時幫忙按摩背部和骨盆,其實我們上課也有學到蠻多先生可幫忙舒緩不適的技巧,像一開始在家的時候我先生也一直重複light touch massage,之前練習時沒甚麼感覺,宮縮來時這樣指尖輕觸的感覺很舒服呢,許多順產技巧在平時未必有甚麼感覺,但產程當下感覺有人支持和協助妳舒緩,感覺很好;後來第二產程在水中突然聞到臭味(ㄟ樂寶兒廁所會有化糞池的臭味是不滿意之二,這點我真的很不滿意所以要重提一次lol) 我先生知道臭久了我會抓狂,馬上提醒嘉黛趕快拿她的精油來幫我按摩和聞香,現在聽起來很簡單的事,但當下有人「主動」做這些事很重要啊。

    (我跟M在產池裡)



4. 催眠生產的放鬆和觀想

我之前雖然也常常練習聽催眠生產的cd,但是我實在是很難被催眠,常常頭腦就開始想東想西,所以我之前一直覺得我沒法自我催眠,但整個生產過程讓我覺得我實際上某種程度是有被催眠的,因為我事後都不太記得一些發生過的事或是別人講得話,也不太對時間的流逝有感覺,果真是有Time Distortion的效果。我自己去youtube找了一些影片輔助,因為我認為有影像的東西比較能讓我透過觀想進入接近催眠的狀態,像是下面這影片,這並不是催眠生產的影片,但我覺得它的影像蠻能幫助我想像和進入文字的情境。

Rainbow Relaxation for Higher Consciousness

https://youtu.be/6RONRewr8oA

催眠生產有教到觀想自己子宮就像花朵綻放般的放鬆,進而能夠促進產程讓宮縮帶著寶寶下降,我找了這些花朵綻放的影片,平時在用Epi-No會陰訓練器撐開陰道肌肉時也看這影片,感受並習慣那種撐大的壓力和不舒服同時練習呼吸,像是做生產模擬般,預想寶寶的頭經過產道時的壓力,有了這些影像我覺得比較容易觀想和放鬆呢。

Time lapse rose

https://youtu.be/Mhyoza_VfH8

Timelapse Lotus

https://youtu.be/owDdDU5pYTw

除了催眠生產的技巧,我也是先找了一些好笑的短片,像是小狗狗看著嬰兒然後一直打瞌睡這種又可愛又好笑的影片,讓我在宮縮間隔時看,轉換心情和放鬆。建議要先把這些影片下載到平板電腦裡或手機裡,畢竟醫院裡不一定有網路喔,且到時候宮縮頻繁時會沒有力氣和時間再去找影片,是先存好一個撥放清單會容易很多。這種影片很多,下面這個我覺得很舒壓

Sleepy Puppy falls asleep on baby

https://youtu.be/xuyCdgpa5sY

5. 用力的方法:
我一開始找不到用力的感覺,
不知道跟水中生產由無關係,感覺不太有大家講的那種「強烈便意」,或是很想用力的感覺,我因為一直專注著放鬆,等到大家跟我說可以「順勢用力」時,我並沒有很想用力的感覺,不過沒生過岸上的無法比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水中浮力的關係,感受到的壓迫感跟壓力都比較小,我後來羊膜和胎頭進進出出好幾次,那時我也沒有很想用力的感覺,只是後來胎頭進進出出時(已經開始用力了),覺得卡在那邊真的不舒服,所以當醫生叫我一次宮縮時多用幾次力時,我就也很努力用力。一開始找用力感覺時,記得很多朋友說是「上大號」的感覺,所以用力比較後面,用到一些肛門的力量,後來才發現其實就是在用陰道的肌肉阿,也就是凱格爾練的那些肌群。

6. 產後的支持:
之前我們都沒想到這一塊,就想著反正住幾天醫院再轉月子中心就好了,在樂寶兒住的幾天,除了對他們的硬體和一些診所規劃還是不盡然滿意之外(像是嬰兒室媽媽可以進去擠奶或餵奶,那若媽媽感冒或是剛接觸外來訪客身上帶來病毒怎麼預防? 嬰兒室雖說強調有消毒,但並沒有對這些進入嬰兒房的人及時消毒阿;還有產房、病房、嬰兒室和護理站都在同一區,區域畫分很不清楚,可見到一直咳嗽的準爸爸坐在護理站然後護士把嬰兒車從旁邊推過去…),我覺得有接收很強的產後支持。1) 我們的陪產員燕芳就在這上班,她在的時候都可以馬上找到她支援哺乳,產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哺乳阿,一開始寶寶含乳一定要正確,寶寶含乳不易,一直含不上,過程中就破皮很痛但又要一直試,幸好燕芳在幫我們尋乳完後,就教我們怎麼含乳,一開始總是不成功,然後寶寶一出生後的24小時內沒睡很長時間就排出很多胎便(聽說一般寶寶是會先大睡一覺再起來喝奶排便但我們寶寶順序不同),所以就很餓,但含乳不順他也吸不了多少奶,且吸一吸就睡著,第一晚生產完馬上兩小時尋乳後,就繼續奮戰哺乳到半夜兩點,當晚有三位護士來巡房,每一位都教了一些怎麼叫醒寶寶的作法、和幫助寶寶正確含乳的方式,讓我稍有進展,隔天更是哺乳問題多多,哺乳這件事真的不是上個講座就夠的,有很多臨床的問題需要有正確解答,幸好這幾天燕芳也在診所,打個電話到護理站她馬上就跑進來幫忙,我們都非常的慶幸有找她當陪產員,提供了許多產後的哺乳支持。2) 新生兒7-14天是黃疸高峰期,我們第二天就上升到11.3,護士認為隔天一定會再往上,到了第四五天我們那時已經去月子中心的話,有可能就要送醫院住院照光了,於是建議我們當天就先開始照光,並且持續努力哺乳,讓他多喝一點,後來跟燕芳討論後決定接受這建議,而且重點是照光的嬰兒床可以推進房間,我們就可以正常哺餵母乳。後來發現這點非常的棒,一是提早處理黃疸問題,我們出院後真的黃疸就控制住了,我跟先生討論,真不敢想像,如果出院後,還得要把寶寶一個人送去醫院照光幾天,怎麼捨得,且這黃金哺乳期,少了寶寶吸吮,奶量衝得出來嗎? 在醫院護士若都是瓶餵或用配方奶,那回家還要有一個過程轉回母乳,想到就覺得有點辛苦。3)一開始我們覺得不時有護士進房來衛教,有點煩,後來去了國泰月子中心後,感覺診所的護士專業水準還是高許多,不論是哺乳的建議、衛教的深度等等,在這產後最最重要的哺乳一事上,樂寶兒是遠遠取勝阿(當然國泰的硬體跟客服是很優)。舉例來說,我在國泰產後之家跟某護理人員反映寶寶因左乳頭較短含乳不易,她居然建議我戴一個假的塑膠乳頭讓寶寶好吸,我覺得這樣並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啊,還有可能創造更多新的問題…後來跟燕芳諮詢過後,她也建議我不要採用,我們持續努力哺乳現在寶寶也克服了這個障礙。我跟先生也討論到,不知道居家生產是怎麼接受產後的支持? 像在診所一天幾班護士來探訪,檢查傷口、評估宮縮狀況、檢查哺乳狀況、有問題馬上找的到人(某天我突然宮縮特別強烈,感覺比生產時還不舒服,而且是真的痛感阿,要是在家當時能找誰呢?)等等。

7. 再談事前準備:
這次的經驗讓我們覺得,準備永遠不嫌多。之前我們有點覺得花太多時間在「生產」這件事,像是去不同醫院談生產計畫書、跟陪產員對話、上了四堂三小時的催眠生產課等等,事後證明幸好我們都有做這些事,例如幸好我們有去過樂寶兒且跟燕芳講過一次電話,這樣臨時還能選擇轉去樂寶兒,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碰上這種臨時狀況,但是有備案就不怕出狀況! 最後我的會陰撕裂一公分左右,我原本目標是零撕裂,有點小可惜,不過寶寶3600克,頭圍33公分,我想我已經做了這麼多的努力,就接受這最好的狀況了吧,如果沒做這些會陰準備,或許結果會更差? 我除了一直做凱格爾運動,我們還買了 Epi-No從37周開始來訓練會陰肌肉,Epi-No有兩種用法,一是稍微充氣,做凱格爾運動,因為他的尺錶可以看的出現在充氣球承受的壓力多大,所以一放進去例如壓力是8,那有成功縮緊時壓力會變成10,當然也可以以縮緊到10.5為目標這樣訓練。另一方法是讓充氣球一直充氣擴張,撐到妳覺得達到陰道跟會陰口的極限時,持續撐在那邊大約十分鐘,這其實不是很舒服的訓練,但是就是體驗寶寶撐住陰道的感覺,也訓練骨盆底肌群的彈性,最後慢慢把充氣的球拿出來後,可以對著商品附的一張卡片,找出直徑約幾公分,我一開始從五公分,到六公分,最後可以擴張到七~八公分,每次用充氣的訓練法時,就撥放老師的cd,模擬生產時的情境,再不舒服的狀況下練習放鬆和觀想,這點也是很好的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