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Aiesec時有分析過culture shock和在異地生活的心理周期,我現在就是還在蜜月期當中,雖然有時間和金錢的壓力要找房子和跟同學社交,但畢竟還是充滿了剛到一個新城市得新鮮感,再加上我的年紀也老大不小了,在這樣的城市生活,現在感覺蠻對味的。

幾點目前我還算喜歡這裡的原因

1. 英國人很social(社交)。因為這樣,身為一個外國人,我卻不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外國人而感覺很舒服自在,例如進入商店店員都會打招呼和擺出微笑,我覺得很容易能夠跟人開始交談而不覺得奇怪;我去了兩場Tango舞會,本地舞者也都會來邀舞,主動的提供當地tango資訊,感覺要融入這圈子不難,不像在阿根廷跳舞,一開始時都只能跟外國人跳舞,要等依陣子大家比較熟悉後才有本地舞者邀舞或許語言沒有障礙也是一個我能自我感覺有融入的原因吧。

2. 目前碰到的大部份人都很有禮貌。當然,這跟我現在處於蜜月期應該是比較有關這種是很個人觀感的問題,完全取決於這幾天我碰到的人(樣本數)好壞而定,舉例來說,今天我在忙搬家,知道我沒辦法提著過重的箱子坐地鐵或巴士,分批用大行李箱搬家,第一次嘗試坐公車,因為公車只要搬一次上下,而地鐵則要要命得走樓梯爬上爬下,到了我新家附近後,看到一個拿著類似像報表的大叔在公車站跟剛到站的公車司機,點頭微笑,然後轉頭就跟我眼神交會,很熱情得跟我問候今天好嗎,我也熱情的回了一下,之後我要坐公車繼續第二次搬運時,經過他身邊,他就問說,你的箱子呢? 哇,他還真不是亂打招呼哩~ 路上常跟人擦肩而過,若是原本迎面而來可能撞到的對象,對方通常都會講一聲sorry或送來一個微笑;有一次在路上側身讓一對迎面而來的兩個女生先走,其中一個女生在經過的時候就會說thank you;有一天坐地鐵,同批上來的乘客有兩個女生,和一個西裝畢挺的男生,兩個女生是朋友,一個坐在男生的旁邊一個坐在男生的正對面,(就是沒有坐一起),那男生看了兩個人幾眼,就站起來問其中一個女生要不要換位子,兩個女生也心接受,連謝謝都不用說,就繼續她們聊天

3. 很涼的夏天。一開始冷壞了,第一天早上到,躲在被窩中睡了一整天(白天跟晚上),幸好我跟朋友住,其中一個學妹Jane借了我一件大衣,另一間房間的大陸太太葳葳借了我一肩線衫外套,讓我撐了幾天! 可以等到剛好去商店實在好好挑選外套;話說回來,過了幾天就也習慣這篇涼的氣候了,至少,比我在台灣動不動就出汗好多了,不下雨時天氣乾燥而溫暖,只有風帶有一些涼意,若是下雨就冷了,根本就是我們冬天的溫度吧 !!

4. 起司和紅白酒很便宜。是跟台灣比,台灣起司貴死了,這邊的酒我不敢說有多便宜,只能說,有便宜又不差的配餐酒….而台灣沒有這麼便宜又可喝的酒啦。那天嚐鮮買了一個蔓越莓口味的cheese,一塊三角形還沒到1!

5.

(右邊是Dave,左邊是Kelly)

是誰說英國人很冷漠
? 我家巷口的bar超有人情味的。這是一家在我朋友家轉角的bar,我朋友們住在這幾年了都沒去過,我因為每天經過好幾次,會跟他們店老闆的兩隻狗玩,負責照顧狗的是老先生Dave,在這邊工作很久了,每次都很熱情的幫我介紹大家認識,邀我pop-in,白天常有較年輕的人在門口抽菸喝酒,晚上比較多老人家,結果上星期我十點還真跑進去,真是有趣的經驗,英國的酒吧11點要關店,他們外面關起來,一點燈都看不到,但裡面照樣笙歌,都是熟客,大家就這樣很爽的抽菸喝酒聊天打屁,原本室內禁止吸菸的一樣抽菸,大家人都超好,有發生一件糗事,他們有人說亞洲女生都很會打撞球,邀我打一局,我推拖半天還是硬著頭皮打,結果發現我還真不會打,就變成一場撞球教學課,大家都討論我要怎麼打球...還說下一次要在教我英國人最重要的射飛鏢;一位大嬸還過來說這真是lovely的女生阿,妳們應該可以想像用英國腔講這種話的調調,講著讓我都覺得我還真lovely lol. 她還拿了個硬皮請我去典音樂,真的有幾台點唱機她們不時的講my dear, my darling...有個愛爾蘭年輕人還說要邀我去看九月他們最重要的運動比賽(Hurling,第一次聽到,是拿木棍打球,是個暴力運動…),總之這家吧就很像早期的一個美國影集,大家每天都來喝酒到很晚,是大家生活重要的地方。我常常經過時會看到熟面孔,大概就像是我們沒是要去附近的麵攤吃個麵是依樣的道理吧。

不過我總是覺得,幹嘛不在家喝酒哩,又便宜又爽,我想差別就在他們很社交,socialble,很能跟別人攀談,快要搬家的這幾天經過,Dave說要開車幫我搬家,我已經差不多搬完了,不過很感激,今晚是我住在這區的最後一天,原本說好要去看一看大家,不過回來時已經11點多,大門深鎖隱約聽到裡面有人唱歌,剛好我有點頭痛,就先回家了,明天搬家十再來跟大家說再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