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話題,不過我自認好朋友應該對我包容力很大且不會亂對號入座,就讓我這孤傲鬼在這邊靠腰一下好了。

從開始工作到現在,大概參加三十場左右的婚禮了,我實在是很不想再參加任何婚禮了!!
一開始參加婚禮,都是又興奮又期待,從收到喜帖開始,就在盤算當天要穿甚麼衣服和鞋子,有時還會雞雞刮刮的跟好友相約去置裝做頭髮,那時參加婚禮可是件大事耶,除此之外還要衡量在甚麼樣的場地和可能跟誰同桌,再決定要穿戴甚麼。一開始多半是元大的同事婚禮,不管熟或不熟,反正我們也樂得湊熱鬧,剛好部門的新進人員整批都是相近年齡的,大家還會祕密的用msn先溝通好到時候大家要先塞一桌免得誰落單了要跟老闆們坐,或是一不小心老闆就自己一屁股坐下來了我們年輕人桌,那尷尬哩,整個喜宴就會超僵硬。
我以前是很喜歡參加婚禮的,我參加的前幾個婚禮,我都感動的流眼淚耶,尤其是那種父親把新娘交給新郎的溫馨畫面,或是新娘告別父母親而落淚,我的感性沸點變得很低,總是忍不住的滿臉溫情再留幾滴淚,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很好笑,明明跟新人也未必多熟多有交情,還很能自我感覺良好的融入別人的開心喜劇當中。
我甚至還熱情地飛到新加和參加好友婚禮,甚至毛遂自薦的旅費自付帶舞伴去表演一首SALSA,有這種交情的朋友也不多,為這樣的朋友兩肋插刀都不介意了更別說飛去參加婚禮。

隨著我老去,慢慢的愈來愈多喜帖湧入,我也都抱持著每收到必參加的信念,即使像是那種平常都住在國外回來補辦婚禮的大學也不太熟學姊,我也義氣捧場,參加過的每個婚禮我都認真地把MV看完,婚紗照一定翻過一次,舞台上有人講話或新人安排的活動時,都很敬業的不跟同桌賓客講話,抱持著認真的心參加婚禮,因為知道大家都很花心思準備,所以我也要當個好賓客。

然後我就累了
 
每次婚禮為了表示慎重都會精心打扮,紅包事小,造型事大,衣服鞋子更是要認真準備,頭髮從洗到吹到SETTLE不能馬虎,這般努力和兢兢業業不就是為了那永遠都收不到檔案的排隊跟新人領喜糖後的美美合照嗎? 若是中午的婚禮,一早起來就要開始忙碌,周末的喜酒又多半會嚴重delay,吃完喜酒回家都四五點了,一天就去了一大半。這不是抱怨,因為我抱著慎重的心情參加,自然也都很開心享受過程。
我參加過好友K的整個婚禮過籌備過程,深深知道舉辦婚禮的壓力和辛苦,主辦人都是絞盡腦汁希望呈現讓賓客開心且自己滿意的理想婚禮,過程的壓力和繁瑣非外人能道也,我非常佩服。

但是參加多了,就沒感覺了。而且有些婚禮真的很煩人。

有朋友特別辦在中南部,當然也是精心策畫不容小覷,甚至還有接駁車從台北出發,但是我說實在的,除非環境氣氛特別美好且台北場地皆無法比擬,我實在覺得何必為難台北賓客呢? 女生盛裝多半少不了高跟鞋和小洋裝,碰到這種狀況難道要我踩高跟鞋到中南部嗎? 我多半還得把衣服和鞋子帶到會場再一秒變婚宴裝。想到為了吃一個喜酒到台北車站一類的地方集合坐巴士,再長途拉車到某個也沒多特別的場地,吃一頓也不怎麼厲害的食物,我還寧可把紅包和時間省下來另擇吉日請新人好好吃喝一頓哩,我包的紅包絕對夠讓大家吃一頓又可以盡興地聊天,真的能邊享受美食邊增進友誼和認識朋友的另一半!

也有那種拉車到某看似厲害的外縣市五星級飯店,結果發現主人為了省錢而奉上過簡單菜色和可怕紅酒,不時還有人上台競選,有時有奇怪大叔走到桌邊要跟我們握手,搞了半天經過翻譯才知道是某市民代表,坐在那邊的我可真是一口都不想再吃了。我是為什麼要花錢找罪受阿。

接下來就真的是抱怨了。
許多的婚禮就是我看到我朋友的最後一次(當然我們都還活著)
我當然知道結婚的人有多忙,忙完婚禮要忙蜜月忙買房子還要忙算週期跟努力生小孩,一旦有了小孩就開始講話半句不離小孩和母奶(沒有惡意),我們單身新貴身為敗犬雖然一點也不羨慕也很願意聆聽,但是隨著生活重心不同仍能互相關心,不才是有一的真諦嗎? 結婚後就漸行漸遠的朋友們,如果婚禮只是你告別單身友人和有趣話題的儀式,且進入愛情的墳墓後無暇關心昔日朋友,那我還真不需要參加你的婚禮了。我當然知道要留口德,搞不好我自己哪天也會經歷同樣的過程,所以還是不要亂造口業,不過,那些參加你們婚禮後就沒關心我的死活的朋友(或是我也不關心你死活的朋友),阿早知如此又何必邀請我啊。


我討厭很多結婚的人,好像一結婚世界就都以他們為中心一般,以後也不會主動關心昔日單身友人,像前述那位學姊,他後來住在倫敦,我去倫敦念書時有寫信給她問要不要碰面,結果他冷冷回說他要生小孩了很忙,在英的一年半她也未曾主動問候過。真是很後悔當時熱情捧人場。

我跟我老爸也常一起靠"吃喜酒"的腰。周老爸年逾60,吃過鱉腳的喜酒比我吃過的花好月圓多很多,每次吃喜酒回來就可以發表一次高見,而我非常認同,老爸說,請喝喜酒又不真的是主人吃飯,而是賓客赴宴用包紅包來表示祝福,用我這現實鬼的說法就是我是自己花錢去吃喜酒的,當然主人的用心不能被抹煞且有些朋友是不收紅包的,但是對於收紅包的喜酒,台北參加婚禮的行情很少會包少於2800,以這樣成本在台北甚麼好吃的吃不到阿。老爸其實也不是要吃甚麼山珍海味,不過就是個賓主盡歡且舒服地吃個喜酒嗎? 而是有些主人實在不貼心,例如一桌只限一瓶爛紅酒,或是那種看似威士忌卻是奇怪雜牌的怪酒,不喝酒也就罷了,有些硬要用奇怪的方式假裝高貴食材,或是寧可要奇怪的上菜秀或不好看的表演也不肯把吃到嘴裡的食物弄實在一點,有些人還允許拿了麥克風就不肯下台的長輩一直對賓客疲勞轟炸,講到這裡我實在是為我以前為捧場而參加卻敗興而歸的婚禮感到後悔。


我每次吃喜酒也都會想說,如果換人做做看,我能請出令人滿意的食物嗎? 不是說嚴以律人,實在是常常會想說,新人們你們要是自己去館子吃飯,會想吃這些食物嗎? 說到食物,當然每個人對食物會有很不同的評價,我覺得為了要有"高貴食材"的迷思而祭出假龍蝦、假龅魚、假魚翅一類的"看似厲害卻其實甚麼都不是的偽食物",到底是為什麼哩
我最喜歡喜酒的第二道菜跟最後一到菜,"花好月圓"和"紅蟳米糕"(有無紅蟳沒差),就是因為這兩道菜出錯率很低,且在家吃不到。


有朋友辦在海霸王,那可是我超想參加的一場阿,我讚許朋友的老實誠懇,不要把錢砸在虛偽的排場和五星級飯店的次等食物上,認真的把錢放在中等餐廳卻能擺出好食物。也有吃過台南鄉下的辦桌,一點也不假掰,貨真價實的吃到了雞睪丸等老實菜色,吃完還想打包,完全符合辦桌該有的精神,這就是好的喜宴!


這種論調很難講得圓融,有辦過喜酒的一定看了都不爽,不過身為賓客的我,會因為喜酒的地點而預估朋友的費用,再決定紅包的大小,朋友多半請在五星級飯店,我的紅包金額自然也有低消,有時會碰到令人驚豔的喜宴,吃完開開心心,自勉以後自己若請喜酒一定要有這樣的品質,但是常發現,大家所謂的"五星級飯店"卻偷工減料,吃完令人失望又心寒,若是同桌沒碰到有趣可聊天的賓客,整個喜酒吃起來索然無味直在內心後悔幹嘛花我的寶貴周末來吃這種爛食物...


即使是五星級飯店的折扣價喜酒專案,也可以請到有品質的,好友J的喜酒在遠企一桌才一萬五,但因為不堅持要名貴食材,每一套菜都能享受正常成本,再上主人細心安排有格調的演唱和樂團,整場喜酒溫馨又高品質,高貴而不貴,賓主盡歡!


不是說一定要山珍海味,而是應該要有符合你的排場等級的食物和品質。既然要有cocktail,就拜託用點真能喝的酒,既然要有龍蝦,就不要是咬起來像橡皮筋且一點鮮味都沒有的山寨龍蝦,既然硬要不環保的捧上魚翅,那就弄點真的魚翅吧,一碗入口魚翅稀疏的可憐多是麵粉勾芡,就真明明吃素卻硬要吃素肉素火腿般的莫名其妙。

因此,我決定不再參加婚禮了。當然隨興所致哪天突然又想參加哪個喜酒的不在此限。(好孬喔,明明烙狠話還要附但書)

不參加婚禮,也不表示就不愛我的朋友了。只是我相信你的喜酒少了我一個人並不會有任何不同,最多就是少一個人靠邀,而我卻可以用別的方式表達我對你的愛和關心。講到這,我又忍不住又質疑一下喜酒的必要性,一大群人花錢和時間來吃一頓飯且新人忙得人仰馬翻還冒著得罪親家的風險,就是見證愛情嗎? 喜酒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呢?
可能我還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