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種過著雙城記的感覺,幾乎每個月都回台北一次,"回家"變得很平常但又有點距離,我開始很喜歡這樣的模式,而且也享受著這種"距離感",同時也讓我觀察到許多很細微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我發現當遠處的遊子(只要不跟父母住同一城市的都算) 享有很多因距離感造成的特權,例如你比較不被年邁的長輩期待盡責任等,此外,因為不跟家裡長輩住一起,既不在日常生活中付出照顧的責任(這邊講得不是我拉哈),也免去了與長輩意見相左的機會而被長輩以為就是孝順,相較於其他在家照顧父母的兄弟姊妹,不但盡責任很辛苦,卻常被視為理所當然,還因為做多錯多,容易被年長的父母嫌不夠好,反而遠處的遊子每次回家就是被當成客人對待。

這是從我奶奶身上和朋友K口中聽到的故事得來的想法。

這兩次回家我都比M多待上幾天,總有辦不完的事和看不完的醫生跟檢查,天數多了就儘量維持從前周日晚上去奶奶家吃飯的習慣,奶奶九十高壽了,經過這幾年憂鬱症服藥的高低起伏,現在算是精神體力都不錯的時候,但精神好了老人家就會凡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像是熬夜做一堆她的招牌魚丸放冷凍,裝上一大袋外加其他的菜,公車轉捷運跑大老遠送去給某親戚,大概也是怕像我爸知道了反對,都自己偷偷的做,結果到了土城一類的遠處結果發現人家不在家,打電話給親戚的兒女,人家急忙趕回家又連絡上我老爸,結果搞得人仰馬翻,一陣虛驚,周老爸是個極盡孝順的長子,對奶奶的生活照料都是事事用心,但對於奶奶益加的固執,也漸漸耐不住氣,講話略帶不耐煩了起來,偏偏奶奶又不聽勸,聽不進去這些對他人造成的困擾,只認為是這些實為孝順的子女管太多。相反的,其中一個叔叔本身就脾氣個性不佳,幾年前因為某些事情跟奶奶意見爭執不下,上演了拜別離家從此不來看奶奶的戲碼,後來雖然也常透過姑姑互相送食物保養品之類的,但人從來不出現過,但是奶奶愛子心切,對於這種不孝的兒子卻總是掛心,且很重視他的意見。舉例來說,之前奶奶身體很不好的時候,我爸找的中醫建議奶奶要吃蟲草燉鴨,補氣也補身,後來這位不出現的叔叔一句話"鴨有毒對身體不好",奶奶就完全照單全收,從此不吃鴨,連帶的我爸找來的好高級的蟲草也打入冷宮;後來這位叔叔某次托姑姑帶來一盒瓶裝的蟲草精華,奶奶大力稱讚而且還逢人就推銷,我爸每次聽到都要提醒奶奶一次之前這麼好的蟲草就為了這叔叔的一句話而被迫轉送,現在卻這麼愛這蟲草…這幾次我這遠方遊子二號(一號是那叔叔)去奶奶家吃飯,奶奶都要準備年夜飯等級大餐來迎接我,因此都免不了上演"爸爸和姊姊聯手勸阻奶奶做滿桌菜"的戲碼,奶奶聽到我要去,一定是準備一大桌菜,偏偏我們才幾個人吃飯,每次都要打包回家,最後都是我可憐的老爸裝便當去公司吃剩菜,但每次跟奶奶提醒剩菜真的不好吃,奶奶都聽不進去,總是有傳統的觀念硬要擺滿滿一桌菜才是誠意。現在奶奶體力已經不如從前,也很怕這些後輩為了怕她辛苦而不先知會就直接跑去看她且不留吃飯就走,奶奶好像很害怕突然有訪客卻沒法拿出一桌子的菜招待人,因此最近發展出了一套新系統,就是一次熬夜做四十幾顆招牌珍珠丸子或一大鍋滷牛腱等菜色,分量多到不行,然後裝袋放冷凍庫,以備臨時有人來訪才能留人吃飯。結果就是食物再加熱的鮮度和口感都大打折扣,我爸又被迫每周去看奶奶時的要吃這樣的剩菜,於是事前事後都忍不住多念奶奶幾句,現在我大姊住奶奶家,兩個人都看不過去奶奶的固執因為他們得要直接擦屁股,常常在餐桌上就開始提醒奶奶,態度當然是OK的,但奶奶也會不停的辯駁,結果簡單的吃個飯就變得索然無味,而且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如此盡心盡力在近處盡孝的周老爸,奶奶反而不太願意聽他的意見,那從未出現盡孝只是出張嘴的叔叔卻好像在奶奶也中排名第一….對於這樣的餐桌對話和被我發現的奶奶的心情,內心總是有點無奈。是說,我姊也曾經是被奶奶熱烈歡迎的遠方游子,尤其她是長孫女,以前每次回來都猶如貴客盈門般的珍貴阿,現在同住一處久了,零距離感就零美感,已經完全可以感受到大姊的不耐煩和奶奶的視為當然…

類似的故事在K家也發生,父親過世後她媽媽跟她大姊同住,大姊還為了媽媽的堅持扛下爸爸的工作每天騎摩托車送醬油給老客戶,多辛苦的差事阿還要照顧媽媽,卻總是被媽媽嫌,就是因為近距離的生活總是可以找到許多摩擦,而且當父母到了一定年齡都會變得固執,照顧父母上真的很容易在飲食健康等觀念上意見相左,反觀好友K常住台北,也常回家看媽媽,但媽媽就認為大姊做這些事是"應該",而且常違逆她的意思,而遠方的小女兒回家就是孝順,好友K做的所有事情都被視為extra,面對媽媽這種情節姊妹們也是覺得很無奈…

以上觀察到的現象主要是發生在年邁的長輩身上,像我自己家(周老爸)反而是相反。

我常會覺得跟我爸同住在一起的妹妹享受著被爸爸照顧,卻未必有相同的回饋。

周老爸早上大約八九點起床,就開始不停的忙碌,我要跟他聊天都還要走到廚房站著跟他聊,阿到底有甚麼可以這麼忙? - 做早餐和家事。

沒見識過沒有人會相信這是真的,周老爸會去買台大有機的水耕蘿蔓生菜、傳統市場裡一周來兩天專賣早上才撿的土雞蛋、上好的有機橄欖油來做早餐,這麼用心不只是為他自己,當然他自己也會吃,但是他的順序是先幫我妹弄好早餐外帶,還要抓她出門的時間,剛好溫熱的裝到袋子裡讓她帶去。等她出門後他才自己坐下來喝咖啡吃早飯。偶爾為了幫我妹變換口味,還研發加入切碎的培根炒蛋等,當然每天還會切水果讓他帶去。我妹早上會喝一杯溫的蜂蜜水,好像是說對排便有幫助吧,我爸看她每天早上都是匆匆忙忙依附快遲到的樣子衝出門,就每天好心的幫她泡好,在他門口問要不要幫她拿進去,有時我爸就在她房門口等她出來或是幫她送進去(Room service!?)

當然周老爸應該也是很享受這種付出吧,想想光是我妹跟老爸同住,就已經是盡了我現在盡不了的孝順之一,我也因為想到家裡有人陪我爸住而覺得很感激 - 至少老爸過生日和父親節時有人陪喝酒吃飯,而且這妹妹雖然8成的時間很欠打兩成的時候還是正常的,所以即使看得再不爽,也只能想成是人生來各有自己的命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