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an唸書前是Equity research,
GMAT 710, T很低,(原本有要他重考, 不過phone interview後就覺得他英文沒問題了)
那時不考慮INSEAD因為太短, 覺得很難在一年內適應環境, 學語言和找工作
美國的申請不順利, 剛好女友在西班牙, 所以就選了IESE.
他覺得在IESE唸書讓他改變對CAREER看法,
生活不是只有工作(Jo:果真還是會被西班牙的懶散影響阿...雖然我也很欣賞)

他提供了一個很棒的Point!
他在最後學期交換到LBS, 所以後來找工作時可以就近找倫敦的,
最後Career和Alumni network資源反而用比較多LBS的!
另外,
因為IESE多歐洲和南美人, 亞洲學生間相對競爭少,
且金融業間的競爭也不像LBS那種金融特強的來的激烈,
對我們來說是相對優勢,
只要銀行有來, 有給名額要Recruit, 就容易從這學校脫穎而出.

btw, 申請去LBS交換的難易程度, 他說不難,
因為IESE大部分是歐洲人, 去倫敦對他們吸引力不大,
反而去美國的人多.

-找工作:
在DB倫敦做實習, 但後來沒拿到Offer(看來大頭能拿到offer真是不容易阿!),
當時在談的有Citi的operation(profit center),
因為想做Fund manager, 所以香港和新加坡的fund house都找過, 但很難,
後來是剛好IESE的Alumni的公司, Bes Inver(號稱是西班牙的巴菲特)回學校找人, 要在大陸開始設點要開始投大陸市場, 他就運氣很好的得到了這個工作.
他說, 他那時也能找的全部都找了, 真的是有機運碰到這個機會...
(Jo: 找工作真的是很憑機運阿)

-其他亞洲學生找金融業的狀況
那屆共四個臺灣人, 都找金融業, 也都有找到.
兩個進倫敦Citi, 做後台, 但是因為是Profit center, 所以package都很好.
另一個在Credit suisse做private banker, 但一年後現在正要換工作.

另一個就是Aiesec學弟Sam, 也在DB實習, 沒拿到Offer, 卻進了西班牙公司做顧問, 也是base在上海. (昨天就是跟他Conf call, 他說他們公司的尾牙是在高弟博物館!!真是太誇了)

-對於我的Career goal-待在歐洲的Fund house/Family office, 看亞洲市場或找亞洲投資標的
他覺得這種是可遇不可求, 要靠network.
跟他的case一樣.

-Jo: 如果不一定要堅持待在finance或一定要某種工作
他覺得在英國還是比較有機會.
主要有以下種機會
1. 在英語系國家如倫敦找到工作
2. 在西班牙公司找要派去亞洲或中國的機會
3. 找跨國大公司的Program, ex, Philip, P&G...不過因為我們背景不同, 這個可排除.

-Jo: IESE MBA平均年齡27.3, 我去會不會太老
H:不會, 比你老的一堆, 且歐洲人真的不在乎年紀, 公司只CARE你的思考和想法和能力.

結論
這學校的位置在大都會(Barcelona), 歷史悠久校友資源豐富(over 50 yrs)和資源豐富(Madrid, NY, Sao paulo都有學院)跟台大很像,
身為歐洲最早的MBA, 跟HBS一樣是用Case study, 且每天都有西班牙文課可上(雖然大家後來都撐不下去)
經濟學人排名全球第二名, 但是亞洲能見度低, 知名度和校友影響力主要在歐洲是一個隱憂,
不過在歐洲吃得開是很不錯,
(plus學校很重視Family business...我有空間可以marketing一下.)
且employment report顯示有二成進金融也是不錯的,
總合來講還是很吸引我!

而且亞洲人少是面兩面鏡, 有好有壞...
我想這所學校我會試著申請. (GMAT average is 677:p)

已經上網填了Candidate profile, 等著他們的admission officer幫我定位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heris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